中新经纬7月14日电 题:增速减缓,经营趋难,二手车行业怎么样破局?
作者 田甜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田甜
目前二手车行业的近况可以用“慢、难、新、启”这四个关键词来总结。
增速慢
从2018年开始,整个车市进行结构性调整,销售量从2808万辆一直降低到2022年的2686万辆,2022年与2021年微幅增长,在政府提出的一系列的购置税减半与稳消费的政策下,车市恢复正增长,但增速大幅放缓。
从2012-2023年,近12年的二手车买卖量及增速数据来看,新车和二手车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增长态势。相比新车,全国二手车买卖量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2023年一季度,新车和二手车的销售量数据已基本接近。
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一季度整体销售量同比状况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2021年的大幅增长主如果因为2020年受疫情影响,二手车买卖量基数大大减少。
从价格来看,2023年新车价格很内卷,由此传导到二手车,所以二手车报价在1月至6月份都有降低,均价从6.25万元一直降低到6.23万元。
经营难
伴随新汽车市场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增速减缓,经营也愈加难。
从库存预警数据上来看,新车库存预警指数一直在荣枯线之上,其中3月和4月在60%以上,说明不少买家在持币观望,不管什么原因,都没促进其进行消费,这对新汽车市场场有肯定的影响。新车的市场表现会传递到二手车交易市场。
从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二手车商家平均库存时间来看,二手车商家库存愈加长:2022年是从39天到51天;2023年是从48天到57天,接近60天的库存。假如根据15天一调价,那样60天库存期就要进行3-4次调价,车商亏损概率非常大。
从二手车经理人指数变化可以看到,过去两年分别在3月和4月,与9月和十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在荣枯线以上,但2023年以来二手车经理人指数都在荣枯线以下,主如果遭到新车降价波及,影响到二手车报价,市场原因很不稳定,致使二手车景气度特别不活跃,一直在不景气的区间里。
从2021-2022年商家整体收入结构和整体收益结构来看,新车收入最高,占比在八成以上,但对收益的贡献度不到两成。从数据上看,新车的毛利率最低,二手车毛利率远高于新车,但低于售后业务。
在对场内车商和场外车商做的一些调查中,从二手车商家的营收状况来看,2022年场内商家的毛利率主要在4%-6%之间;而场外车商中,61.4%的车商毛利在4%以下。
2022年场内车商盈利的占比为32.96%;亏损的占比为20.86%,持平的比率为46.17%。2022年场外车商盈利的占比为23.33%,持平占比24.44%,亏损的占比高达52.22%。
这样来看,场外车商超半数亏损,场内车商盈利比率更大。
在近期的几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国企和央企背景的市场一定量上减免了租户的租金,而场外车商更多是自己独立运营,租金重压较大。
新的政策和营商环境
在这么难的状况下,二手车行业如何去进步?目前的行业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政策、新的机会”。
第一,取消“限迁”政策对促进二手车流通发挥了积极有哪些用途。另外,二手车经销三年期减税政策,帮助企业规模化进步。同时,二手车临时登记规范调整,让汽车回归了商品的基本属性。
新的政策打通了二手车的堵点和痛点,整体上车源和专业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经营二手车非常重要的就是车源,所以放在最中间的部分。无论是限迁、税收还是商品的基本属性,都为做好买全国、卖全国,甚至卖全球打好了肯定的基础。
除去目前的汽车金融帮助行业进步以外,还包含信赖体系,拍卖平台让价格更透明与电子商务平台让买家对二手车有了更高的同意度和认识。
除去政策新以外,还有新模式,新进步。
上半年几次地区平台调查中有一些数据显示,已经转型的车商大概52.7%,还有31.2%在计划,在犹豫。另外还有13%比较小,经营面积不大的明确说不转。甚至还有3.1%的区域不了解到底如何样做,比较迷茫。
在二手车商家进步角逐激烈的状况下,新车增长缓慢,二手车目前也比较难。将来会分为如此几个趋势进行整理淘汰:
第一,专业品牌二手车商家,无论是独立运营专业的知名品牌,譬如说澳康达,或者是商家集团,抑或是厂商品牌认证二手车,这类都是这个归类里面,就是专业品牌二手车商家。
第二,规模高效。车商可能没做品牌,而是更多做规模、高效、中转、批量车源。
第三,服务整理商家,当毛利不好时,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通过整理服务提升营收水平。
另外还有新能源汽车的进步机会,所有二手车同行也要进行新布局,从不确定性中探寻确定。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越千万辆,随之而来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买卖,新能源二手车买卖远远低于燃油车,2-3年就开始有买卖了。
现在新能源整体的渗透率达35.1%,还有不少筹资出租的汽车经过2-3年将来会很多进入二手车交易市场,所以车商要去做新能源二手车的布局。
从2021年中国车市新车和二手车的对比与美国、德国、日本的对比来看,新车和二手车对比的比率,中国只有0.67,而相比美国、德国、日本来讲还有非常大的渗透空间。用金融渗透率来对比的话,二手车板块还可以进行深度挖掘,挖掘出更多的内容和更多的营收点。
对国内的二手车行业来讲,行业进步中长期向好,相比发达国家市场,仍有非常大潜力。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能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法用。选编内容涉及的看法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看法。
责任编辑:宋亚芬 实习生 郑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