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事情,目前回想起来,我的手还在发紧。
下午前往超市购物时,停车点已几乎满员,很不容易发现了一个角落里的车位。这个地方颇为棘手,左侧紧挨着墙壁,右侧则停着一辆大型SUV,我驾驶的小车需要格外小心才能停进来。
起初进展顺利,汽车前进了几米,随后筹备倒车入库。平时里,我的倒车技术还算稳健,自觉得通过后视镜可以明确学会周围的状况。然而,那天不知为什么,头脑仿佛被棉花塞住了一般,只顾着注意右边不要刮到别人的汽车,而对左边后视镜的察看却看上去不够充分,误以为还有足够的距离。
"哐当——" 那声闷响,到今天回想起来仍令耳畔嗡嗡作响。
整个人都僵住了,手还搭在方向盘上,脚踩着刹车不敢动。旁边扫地的大爷被吓了一跳,直抬起头来,我的脸瞬间红透了。下车查询,发现后保险杠左边凹了一个坑,油漆也掉了一大块,露出了底下灰蒙蒙的铁皮。而柱子上只不过蹭了点白灰,毫发无损。
给保险公司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打颤。客服小姐姐倒是挺淡定,问清状况说能赔,不需要我掏多少钱。挂了电话心里稍微松了点,可绕着车转了两圈,越看那坑越别扭。这车子虽说开了三年,有点小刮小蹭,但这么实实在在撞柱子上,还是头一回。就跟自己摔了一跤,明明没破皮,可那股子钝疼劲儿,半天缓不过来。
其实吧,我倒车一直有个坏问题,总感觉后视镜够了,懒得扭头看后头。有时朋友坐我车,还提醒我 "多看看内后视镜啊",我都嘴上应着,实质该咋咋地。你说怪不怪,平常在小区倒车,就算旁边有棵草都看得真真的,一到陌生停车点就容易走神。
刚刚在楼下吸烟,还看见个大姐倒车,脑袋跟拨浪鼓似的,左看右看,倒一把下来能停得笔直。我站那儿瞅了半天,琢磨着自己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可能就是缺那点耐心吧?总感觉 "差不多得了",结果就栽在这 "差不多" 上。
保险员来定损的时候,拍着我肩膀说:"兄弟,这都不算事儿,我见过把整个后尾灯怼掉的。" 话是这么说,可我摸着那坑洼的地方,就跟自己磕破了皮似的。晚上回家跟媳妇说这事儿,她没骂我,就说了句:"将来慢点,车坏了能修,人如果急出点什么来咋办?"
目前想想,真是这么个理。倒车那几分钟,急什么呢?多瞅两眼后视镜,就算把头扭过去看看后头,能耽误多少功夫?非要逞那点 "我技术好" 的能耐,结果吃亏的还是自己。
刚刚下楼扔垃圾,特意绕到停车点看了看那根柱子。上面还有我车子留下的白印子,像个嘲笑人的白眼。我站那儿发了会儿呆,决定将来不管在什么地方停车,都得把那几句老话记心上 ——"一看二慢三通过",就算旁边有人催,就算后面排着队,也得按我们的步伐来。
你们说,是否这么个道理?平常倒车的时候,你们是只信后视镜,还是会扭头瞅瞅?有没跟我一样,栽过这种 "低级错误" 的?快来评论区聊聊,让我心里也平衡平衡。